一本书在手,往往会有两种不同的阅读效果和情景,要么刚翻了几页,就会“刷”地丢弃一旁,永不再捡拾;要么原打算翻翻就放下的,却一口气连读通宵而仍未尽兴……
古代文人将“阅读”二字取了一个十分精巧隽秀的昵称———“品”,就象品茶、品酒一样,也可以“品书”。阅读是一种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对客观对象的解读,但“品书”,就上了一个层次:它不但使我们恍如进入“红袖添香、桑烛夜读”的诗境,更使我们有了一个痴迷的求知情状:从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断天涯路”到“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这一著名的读书境界的比喻,生动地道出了“品书”这种始于情致和迷茫,终于豁然开朗的人生体验的迷人之处。
使读者由阅读进入“品书”,自然是出版者的一种成功。或者用另外的话来表述;能否使自己的出版物进入被人“品评”的行列,并琢磨出味儿来,其实就是对出版者出版行为的一种信任投票。书出得好,自然有人来品味;书出得不好,难免被人弃之如敝履。
由是,我们便由“品书”进入到“书品”的问题。
书品,就是书的品味。它似应包括一本书的主题意蕴,整体包装,文字表达,格调,价值,书卷气等等。当我们说这本书有品味时,往往就是在褒扬这本书具有上述品质,当我们说某本书没有品味时,就是在批评这本书没有存在的价值。
“书之有品”值得提倡;“书之无品”同样值得重视,出版界现今存在的大量平庸出版物,大约均可归于此类。而一些所谓“新新人类”的“酷毙”之作,甚至用“书之无品”来概括都不足以反映其严重的不良社会效果。这类书的出版,不光徒增编辑、印制之浪费,必会徒增图书市场的人力物力的巨大负担,更重要的是,那些所谓边缘类作品,难免不毒化社会空气,不毒害年轻人的心灵,无异于软刀子杀人。
江总书记在“三个代表”的论述中,要求我们“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”,出版人理所当然应承担起这一重大历史使命。
“人有品格”方能“书有品位”。落实江总书记指示,对编辑队伍整体文化素质、政治和思想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我们当需努力。